本文目錄一覽:
羅寒蕾進一步探索了現(xiàn)代工筆畫的創(chuàng)新與傳統(tǒng)之間的平衡。在《美術論壇》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中,她發(fā)表了《“薄中見厚”---尋求現(xiàn)代工筆畫的高古之意》,探討如何在現(xiàn)代技法中找回古樸韻味,書號為ISBN978-7-5318-1899-1。此外,羅寒蕾的創(chuàng)意也延伸到了日常生活的藝術表現(xiàn)。
自成立以來,廣州畫院共出版畫集8套,30多位畫家出版?zhèn)€人畫冊100多本,理論專著5本,在各大報刊雜志發(fā)表論文300多篇。廣州畫院已擁有一大批在省級全國有較大影響、知名度較高的畫家。
1、兩江優(yōu)級師范學堂的圖畫手工科接連辦了兩班,培養(yǎng)了我國第一批美術師資人才五六十人,其中包括汪采白、呂鳳子、沈溪橋、李仲乾、姜丹書、吳溉亭、李健等在中國近代藝術教育史上頗有影響的人物。
2、并在《美展》第五期發(fā)表了一篇題為《惑》的文章,開頭便直截了當地說:“中國有破天荒之美術展覽會,可云可喜,值得稱賀。而最可稱賀者,乃在無塞尚Cezanne、馬蒂斯Matisse、博納爾Bonnard等無恥之作。
3、我們研究小組組織了6次專題會議,組織了3次校外采訪,共收集資料和寫心得體會約3000字,形成小論文1篇。 研究成果 了解了楊滄白先生的革命生涯 楊庶堪又名楊滄白,1881年12月9日出生于巴縣木洞鎮(zhèn)第五段猴子洞,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人物。他是孫中山的親密戰(zhàn)友,又是早期的同盟會員,四川辛亥革命領導人。
4、在舊中國占農民大多數的是貧農雇農和中農,中農在年景好時勉強吃飽飯,貧農雇農生活貧困。近代以來愛國開明的知識分子在社會動蕩中探索各種救國道路,也有部分知識分子淪為外國侵略勢力的買辦和代言人,更有甚者充當外敵的走狗。
5、每年2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六至3月18日,在南京鐘山風景區(qū)梅花山都會舉辦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jié)。南京植梅花與賞梅花的歷史悠久,自六朝至今不衰,尤以中國四大梅園之一的梅花山最佳,南京國際梅花節(jié)節(jié)慶期間,南京將以";梅";為主題,以梅為蝶,以";梅";會友,舉辦各種文化旅游,商貿及經濟活動。
中國繪畫歷史源遠流長,見于史料上記載的以伏羲氏畫八卦、黃帝畫制服、舜妹螺氏繪影像為最早。早期的繪畫經匠人的再造,刻在料上、青銅器上及繪在陶器上。直至漢代紙張發(fā)明后,畫家用毛筆在紙上繪畫,才逐漸演變成現(xiàn)在的中國畫。
在我國,隨著中西文化的不斷融合,中國傳統(tǒng)美術有廠新的發(fā)展和變化,特別是近十幾年來,這一點更加突出,如:吳謚械淖髕吩諳叩運用上有新意,線的節(jié)奏和韻律美十分強烈和鮮明。對中外美術作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都應認真研究繼承,在學好我國傳統(tǒng)繪畫課的基礎上,還需了解西方美術。
繪畫語言是有機的形式體現(xiàn),它是構成繪畫藝術中多種可視因素的總結構。就繪畫而言,它是一種在長乘寬的二維平面上利用形、色、肌理或者說利用點、線、面或黑、白、灰及色彩、肌理等手段來傳達人類或藝術家對精神文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