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畢業論文采用Tex軟件,一段時間學習摸索后,我將一些簡單操作記錄下來,方便以后直接調用。加入各種宏包命令, 基本的字體,格式設置 以上兩部分默認設置,直接復制粘貼即可,無需修改。
2、于是有了兩個想法:一是學習CSS或尋找好看的模板,用Markdown+CSS實現自定義樣式;二是直接使用Latex。最終選擇了后者,因為對Latex有一定的了解,感覺親切。首先,我花費了兩天時間下載字體庫。最初沒有閱讀README.md,直接修改Tex文件,編譯不通過后才意識到可能是缺少字體。
3、LaTeX 環境安裝配置 確保您的計算機上已安裝 LaTeX 編譯器,如 MikTeX 或 TeXLive。這將是您制作畢業論文的基礎環境。 LaTeX 源文件的基本結構 掌握 LaTeX 文件的基本結構,包括文檔類選擇、標題、段落、引用等元素。了解 Markdown 風格編輯語法,能快速上手。
4、tex下編譯的第一步:點擊LaTex編譯的第二步:點擊bibtex編譯的第三步:點擊dvipdf順利完成,自動彈出pdf文件。
5、對于那些在畢業季忙于撰寫論文的同學們,可能已經體驗到了使用WPS或Word帶來的種種不便。實際上,LaTeX作為論文寫作的高效工具,可以輕松解決排版問題,提升論文的整潔度和美觀性。本文將引導你入門LaTeX,包括環境配置、模板獲取以及基本操作。
在使用Latex引用文獻時,基本的引用格式大家可能已經熟悉,那就是\cite{引用編號}。如果你需要引用文獻中的特定定理或引理,格式會稍微復雜一些,寫作\cite[定理標題或引理標題]{參考文獻的關鍵字段}。比如,如果你想引用Wu2023中的一個引理,你會寫成\cite[引理1]{Wu2023}。
在LaTeX論文撰寫中,遇到未包含定制定理、引理和證明環境的模板時,需要自行設置。以IEEE Computer Society期刊模板為例,參考Overleaf教程,以下是自定義這些數學環境的步驟:首先,你需要在LaTeX的 preamble部分(導言區)中引入amsthm包,以便使用其提供的證明環境。
要引用連續的文獻,如refref2和ref3,可以使用\cite{ref1,ref2,ref3},而要以破折號連接編號,需借助natbib包。要取消超鏈接的方框,通過引入\usepackage[colorlinks]{hyperref},自定義鏈接顏色。下標位置也有講究,數學符號使用\limits,非數學符號則需轉換為數學運算符配合\limits。
定理:通過理論證明能用來作為原則或規律的命題或公式。定理和公理的區別在于,公理是“天生”存在的。而定理是根據公理做進一步證明得來的。引理:認為是和定理等價的,也就是說可以當成定理來用。
定理/,則是數學世界中的璀璨明珠,它是經過嚴密證明的陳述,從公理或已知定理出發,如同陽光穿透云層,證實了理論的真理。定理的證明是數學邏輯的高峰,它確立了數學理論的穩固基礎。與定理相輔相成的是引理,它們是次要但至關重要的命題,作為支持更大理論的墊腳石,有時候其價值甚至超過最初的預期。
“assertion”即“論斷”,它基于已知公理或定理,但未經過系統證明,或本身缺乏證明方法。在教材中,論斷常是正確且有證明的。“assumption”為“假設”,它是一般性的前提,可能正確也可能不正確,通常包含無根據或試探性的主觀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