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筆者認為,關于現今流行的“賞識教育”的觀念,是周弘自己通過實踐對其進行的一種理解,代表著他自己的思想,而“賞識”這一概念本身,這一教育觀念本身,每一位學者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不能將這一古已有之的教育方法因一人之說而定義,“賞識”本身所涵蓋的教育思想是寬廣的博大的,不能以偏蓋全。
總之,教師進行適當的賞識教育,是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并有所收獲,走向成功所必需的,但無原則、無規范、不恰當的賞識,也與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相背。喬叟說:“懷疑一切與信任一切是同樣的錯誤;能得乎其中方為正道。”因此,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時教師務必把握好“度”。
賞識,是被烏云籠罩的天空中透出的一縷陽光;賞識,是寂寞蕭條的冬天里的一聲鳥鳴;賞識,是美妙動人的樂譜里的一個音符。 學會賞識,能彼此相互賞識,換來的是輝煌的成就,自身的信心。
摘要:自我賞識是一個人對自己懷有的肯定的情緒體驗,同時也是其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的估計,而這種積極的自我評價不僅僅是每個孩子走向成功的起點,也是新時代人才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小學賞識教育視野下學困生的自我賞識,即在教育者的賞識教育下,讓學困生認識自我,賞識自我,發展自我,實現自我價值。
1、讓孩子們在“賞識”中快樂成長 摘 要: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差異,表揚和激勵學生,成為我們教育者的共識,在管理學生行為方面,教師的獎勵比懲罰有效。關鍵詞:新課改 素質教育 賞識 快樂成長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一切為了學生”、“尊重學生、賞識學生”已成為共識。
2、從咿呀學語開始,我們就開始了對他進行鼓勵式教育,家長對孩子的賞識會有效地促進孩子自信心的提高,他成功的幾率會更高,他的上進心、積極性隨之得到強化。相反,如果他得不到家長的賞識,他就會不那么自信,畏手畏腳,學習成長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挫傷。
3、當孩子做了正確事,說了正確的話,賞識會激發孩子心理的能量,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會激勵孩子去成長。
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喚醒人,喚醒人內心中沉睡的巨人。當一個孩子犯了錯,要懲罰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個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錯誤。教育的秘訣是真愛。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當然,我們的教育不能只有懲罰教育。
自然規律,是在歷史風沙的磨礪沉淀出來的,萬不可隨意變更。不顧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為所欲為的人,必定會受到相應的懲罰。正如我們所熟知的揠苗助長的故事:農夫不顧稻子自然生長的規律,而自作聰明地拔高幼苗以求其快速長高,結果卻使所有稻子都蔫了。
寬容是陽光 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優雅的康德大概是不會有暴風驟雨的,心情永遠是天朗氣清。別人犯錯了,我們為此雷霆萬鈞,那犯錯的該是我們自己了。現代的戴爾·卡內基不主張以牙還牙,他說:“要真正憎惡別人的簡單方法只有一個,即發揮對方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