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代碼格式:用文本編輯器把代碼格式化好,比如用Tab鍵縮進,讓代碼看起來清晰。如果是長代碼,考慮分塊展示。插入方式:大多數論文編輯軟件都支持插入代碼塊。比如在Word里,你可以用“插入”→“對象”→“公式”來插入代碼,選擇“代碼”樣式。
2、先使用文本介紹程序實現的思路,然后將代碼帖到論文中。如果代碼太長,那么無疑是不適合直接復制粘貼的,你可以選擇使用偽碼來描述一下你程序的實現過程,中間不重要的代碼可以使用省略號略去,只寫關鍵邏輯的處理即可。貼代碼圖片是不可取的,因為圖片可能會存在縮放問題,導致字體模糊不清。
3、新建一個word文本文檔,將論文復制到文檔中。選擇插入選項,點擊表格然后添加一個表格到word文檔中。將自己需要的計算機編程代碼,復制到表格中,其中會出現錯誤,那個紅線不影響論文。將自己的代碼放到對應的解釋下邊即可。最后可以設置,表格的底紋和邊框。隨自己的喜好設置即可。
4、直接插入:對于較短的代碼片段,可以直接在論文的文本中插入,并使用等寬字體(如Courier New)以保持代碼的原始格式。代碼塊:對于較長的代碼或需要強調的代碼,最好將其放入一個獨立的代碼塊中。
1、參考文獻代碼表示方法通常采用字母或數字組合來標識不同的文獻類型、來源和作者等。具體的表示方法根據不同的學術出版物或期刊的要求而定。常見的參考文獻代碼包括作者姓氏、出版年份、文獻類型標識等。
2、目前,一共有16種標準代碼用于區分不同類型的文獻:M代表普通圖書,C用于會議記錄,G表示匯編,N是報紙,J則是期刊,D指定學位論文,R涵蓋報告,S用于標準文檔,P標記專利,DB指的是數據庫,CP特指計算機程序,EB表示電子公告,A用于檔案,CM則是地圖,DS為數據集,而無法歸類的則用Z表示。
3、參考文獻中[M]表示專著,[J]表示期刊文章。
查找論文源代碼的途徑之一是訪問Papers with code官網。這是個匯集了眾多計算機科學論文的在線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你可以方便地搜索和獲取論文的PDF版本。在官網上,輸入論文的英文名稱,點擊搜索按鈕。系統將返回一系列相關論文的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