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期刊論文】門歌生涯六十載——殷光蘭口述史料的挖掘與整理 摘要:門歌,流行于皖中、皖東、皖西的歌唱形式,2006年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文以殷光蘭口述史為個案,從歷史淵源、音樂特色、結緣經歷、創作與傳承保護等方面深入研究,挖掘門歌傳承的歷史細節。
《史料閱讀、分析、應用能力考查的研究》(學位論文):文章基于近五年的高考全國Ⅰ卷材料分析題,研究了提高學生史料閱讀、分析和應用能力的方法,提供了教學參考依據。
原始史料:這類史料包括古代遺留下來的物品,如石碑、碑刻、古代文獻、手稿等,它們直接記錄了歷史事件。 古籍文獻:這類文獻包含了諸如《史記》、《資治通鑒》、《大學》、《中庸》等古代書籍,是研究歷史的寶貴資料。
他的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潤集》和《季羨林散文集》等也廣受歡迎。2009年7月12日,季羨林先生不幸去世。蔡德貴,1945年7月出生于山東招遠,是季羨林先生生前的最后一位學術助手,現任山東大學教授,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
蔡德貴,1945年7月出生于山東招遠,是季羨林的生前最后一位學術助手,現任山東大學教授,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和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他在學術領域有著深厚底蘊,197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阿拉伯語專業,1982年又在山東大學獲得中國哲學碩士學位。
季羨林(1912~20011),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 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這句話其實既是季羨林的一本書名《季羨林口述史: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也是這本書的一個主題思想。
在季羨林先生生前的最后十個月里,他與學術助手蔡德貴先生緊密合作,進行了多次深入的口述史工作,總計達七十五次。這些珍貴的口述記錄,成為了季羨林先生留給我們的無價遺產,堪稱國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1、口述史并不是象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樣,就是一人說,一人記。而是一種將記錄、發掘和認識歷史相結合的史學形式。即通過調查訪問,用錄音設備收集當事人或知情者的口頭資料,然后與文字檔案核實,整理成文字稿。
2、口述史寫法如下:口述史料與其他歷史文獻不一樣的是,前期準備工作較長,一是劃定歷史時期,二是確定課題。選擇口述人很講究,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就某一階段、某一課題尋找親歷者,對能找到的、有表達愿望的,進行口述調查記錄。
3、季羨林:有關性善性惡,中國哲學史上兩大流派,儒家呢,是性善,荀子我記得大概是性惡。其實我覺得,主張性善性惡都是極端地。蔡德貴:荀子是性惡,屬于儒家地。季羨林:我主張,有關性善性惡,都是極端地。這個人啊,好人壞人啊,我有點迷信,我說一下生啊,好人就是好人。
4、按事件發展順序,將口述者的話排列起來,讀者看起來像是他們自己來講這個故事一樣。中間也可以穿插一些作者的話,可以補充說明。
5、口述歷史整理最重要的是真實性。第一,盡量對錄音進行完整的文字轉寫;第二;校對口述歷史文本,與文獻資料相互佐證,并添加注釋;第三,根據主題進行整合,但對內容不要大改??梢园咽茉L者談到的相同主題整合為一個體系,如經濟方面的、教育方面的。
6、采訪的時間、地點和所有的技術手段、問題清單,以供別人使用該口述史時作為輔助信息資料。每完成一份口述文獻,其保存有三種形式:即原始錄音、錄像刻成光碟;對外傳播錄制成MP3格式;永久收藏則用音像合成的DVD技術。口述史工作者的修養:理論修養和專業修養1 理論修養口述史工作者要堅持正確的價值立場和理論指導。
1、津巴多認為影響自己最大的心理學家是曾經被關進納粹集中營的伊迪絲.伊格博士(推薦她的精彩著作——《擁抱可能》)。90歲的伊格博士后面一直堅持做受虐幸存者的臨床治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