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aggregate雜志確為中國本土出版的期刊。2021年1月27日至29日,一場重要的學術活動在廣州舉行,由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大灣區華南理工大學聚集誘導發光高等研究院(簡稱AIE高等研究院)和Wiley出版集團共同主辦的期刊aggregate(《聚集體》)的發布會暨聚集體科學研討會在此期間召開。活動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
國產期刊2023年的影響因子顯著提升,平均漲幅達到27%,前50名期刊平均影響因子超過11分。Cell Research在生命科學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影響因子高達41。新刊Innovation影響因子31,位列第四。電化學領域綜述期刊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影響因子為33,排名第五。
在國產化學期刊中,SusMat同樣超越Carbon Energy,實現材料化學雙冠。Carbon Energy排名第二,影響因子略有下滑。SmartMat、Aggregate和中國化學會的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分別位居第四和第五。
影響因子最高的仍然是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去年為257,今年重回巔峰至501。國產期刊頭名易主,eScience登上榜首,IF:49。Nature和Science均有下降,Nature, IF:50.5(去年: 68);Science, IF: 47 (去年: 59);Cell, IF:65(去年:45)。
IF。AGGREGATE函數消除了條件格式的限制。如果區域中存在錯誤,則數據條、圖標集和色階將無法顯示條件格式。其中專業人士表示影響因子28,簡稱IF,是湯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
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 對于不屬于上述的文獻類型,采用字母“Z”標識。
1、在這一系列的變動中,總有新的期刊脫穎而出,成為CSSCI(2023-2024版)的幸運兒。截至發稿,官方已公布《全球傳媒學刊》、《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語言戰略研究》和《財經法學》等期刊入選CSSCI來源期刊,它們之前均在擴展版名單之內。
2、新晉CSSCI(2023-2024版)出爐,以下期刊入選:01《全球傳媒學刊》《全球傳媒學刊》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是正式學術期刊。2014年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具體承擔編輯工作。主要欄目包括刊首語、國際傳播、情感與傳播、網絡傳播、媒介物質性等。
3、創刊于2013年12月,卻可以溯源于中國第一份大學學報——1906年東吳大學創辦之《學桴》。
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是專門發表研究論文的期刊,通常分為綜合性期刊和專業性期刊。綜合性期刊如《中國科學》《美國科學院院刊》等,覆蓋多個學科領域;專業性期刊則聚焦于特定學科,如《物理學報》《經濟管理學報》等。
綜合性期刊 《科學》系列: 這是一類綜合性的學術期刊,涵蓋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多個領域。這類期刊發表的研究論文通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專業性期刊 醫學類期刊: 如《中華醫學雜志》等,針對醫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發表,涉及的論文需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創新性。
第一級-T類:特種刊物論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兩本期刊上發表的論文。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發表論文的期刊:《細胞研究》、《自然》、《科學》、《美國醫學會雜志》等,除了這些期刊,還有許多其他的期刊可以發表論文,需要根據論文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目前來說,發表論文影響力較大的期刊有:美國的《科學引文索引》(簡稱SCI)、《工程索引》(簡稱EI)、《科技會議錄索引》(簡稱ISTP);中國的《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簡稱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簡稱CSSCI)等。
國外: SCI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科學引文索引》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于1957年在美國費城創辦的引文數據庫,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源中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