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第多做內容。比如,去確定選題時就不要只帶一個題目,把除了題目以外,大綱內容也都帶過去,可以節省教授的主題理解時間,也可以讓他更快的判斷這個選題的可行性。大綱和題目定完后,主要任務就是寫正文。所以如果一口氣寫好初稿,再去找教授,中間就能省下很多趟。第為指導過程錄音。
一般來說,學術論文主題的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事實根據(通過本人實際考察所得到的語言、文化、文學、教育、社會、思想等事例或現象)。提出的事實根據要客觀、真實,必要時要注明出處;前人的相關論述(包括前人的考察方法、考察過程、所得結論等)。
)開頭空一格,韓語作文每段開頭都是空一格的。2)阿拉伯數字的情況,兩個數字占一個格子。 英文字母的情況,大寫字母占一格,小寫字母兩個占一格。3)標點符號各占一格,省略號占兩格。
結論是畢業論文最終和總體結論,是論文的精華。要寫得扼要明確,精練完整,準確適當,不可含糊其詞,模棱兩可。在寫作格式上,每一項內容可以分條標出序號,也可以每一條單獨成段,由一句話或者幾句話組成,結論以文字表達為主。
規范的結論應該遵循以下結構:首先,簡明扼要地闡述論文的立意和主題;接著,詳細描述研究思路,可用1到2段來呈現;隨后,總結研究成果,通常需列出幾個段落甚至頁面,概括各部分的重點結果。
序論 檢討研究史并提出問題 黃順元(1915~1000)是1931年從詩人開始到短篇小說,再以長篇小說擴大了文化世界的的作家。60多年間的文化生涯當中他以獨特的作品世界和有個性的文體在韓國現代小說史里畫上了一筆。特別是他文學中最重要的領域是他以一生構造的高水準的短篇小說的世界。
1、首先,搜索“中國知網”,單擊官網進入,如下圖所示,然后進入下一步。其次,完成上述步驟后,在首頁上進行搜索,例如鍵入“結核”開始搜索,如下圖所示,然后進入下一步。接著,完成上述步驟后,在搜索結果中,隨意單擊一個文檔,例如,選擇“18”號文檔并單擊,如下圖所示,然后進入下一步。
2、第一步,登錄知網。首先你得有個知網賬號,登錄進去。第二步,搜索論文。在知網的搜索框里輸入你想要查找的論文標題或者關鍵詞,點擊搜索。第三步,找到目標論文。在搜索結果中找到你想要的論文,點擊標題進入詳情頁。第四步,查看參考文獻。
3、進入知網首頁:首先,打開中國知網(CNKI)的官方網站。在首頁的檢索框中輸入你需要查找的關鍵詞,例如:“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選擇高級檢索:在輸入關鍵詞后,選擇高級檢索。高級檢索可以讓你更精確地找到你想要的文獻。例如,你可以選擇“篇名”或“全文”來限定你的搜索范圍。
4、登錄知網:首先,得有個知網賬號,登錄上去。搜索文獻:在搜索框里輸入你研究的相關關鍵詞,比如“大數據分析”。找到文獻:從搜索結果中找到你感興趣的文獻,點進去。查看參考文獻:在文獻詳情頁,往下拉,通常在文章末尾會有一欄“參考文獻”,里面列出了所有引用的文獻。
5、知網根據參考文獻找原文方法如下:搜索【知網】或者【中國知網】。在搜索里搜索你的關鍵詞,找到自己的參考文獻。找到你要選擇的那參考文獻,一一打鉤。點擊【導出參考文獻】這個選項。復制到剪貼板,或者導出,即可。
6、首先,你得登錄知網官網。在搜索框里輸入關鍵詞,比如你研究的主題或者相關論文的標題。搜索結果出來后,找到你感興趣的論文,點進去。接下來,關鍵步驟來了。在你打開的論文頁面上方或下方,通常會有一個“參考文獻”的標簽或者按鈕,你點一下,就能看到這篇論文引用的所有參考文獻了。
1、朝鮮文的研究文獻豐富多樣,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參考書籍:崔鉉編著:《培正音學》,1942年由漢城的正音社出版。小倉進平的《增訂朝鮮語學史》, 1940年東京的刀江書院發行。金敏洙的《國語政策論》,1984年7月由塔出版社再版,漢城出版。
2、金永壽、張英美合著的《基礎韓國語(1)》, 由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于2007年8月出版。 李先漢、金京善、王丹與金成蘭編寫的《韓國語(1)》, 出自民族出版社,發行于2008年8月。 延世大學韓國語學堂的教材《韓國語教程(1)》, 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在2007年1月發布。
3、朝鮮戲劇的發展歷程也值得深入研究(朝鮮戲劇發展概貌/358),長篇敘事詩《生之歌》則展現了勞動人民的力量和生活的贊歌(創造新世界的勞動頌歌——長篇敘事詩《生之歌》評價/365)。整個論集是對朝鮮文學的一次全面回顧,為讀者揭示了一幅豐富多元的文學畫卷(參考文獻/371)。
4、關于這兩個的參考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D]。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例如:[4]趙天書。諾西肽分階段補料分批發酵過程優化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3。專著、論文集、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
5、各國(或民族)在姓名書寫上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姓前名后(中國漢族、日本、朝鮮、越南和匈牙利等),有的名前姓后(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原蘇聯、捷克、丹麥、芬蘭、意大利、挪威、波蘭、瑞典、荷蘭、葡萄牙、西班牙、埃及、巴西、泰國等),著錄時應予注意。
1、參考文獻格式為:[序號]+著作作者+篇名或書名等+參考文獻的類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
2、編輯好正文和引用內容的文本;在要引用的內容前,選中【開始】標簽頁中的編號下拉菜單,然后選擇【自定義編號】;選擇順序模板并自定義格式為中括號;最后選擇【引用】-【交叉引用】,把引用項復制到【應用哪一個編號項】的文本框當中,點擊【插入】。
3、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書寫,并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后均以“.”結束。參考文獻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閱讀,在撰寫論文過程中主要參考過的文獻資料,所列參考文獻應按論文參考的先后順序排列,參考文獻一律書寫在論文正文結束后,不得放在各章(節)之后。
4、匯編:[序號]作者。篇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古籍:[序號]作者。篇名[O].出版地:版本。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序號]作者。篇名[Z].在引用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如果文章中有多個作者,只需列出前三位,然后加上“等”或“etal”。
5、③論文集〔C〕④學位論文〔D〕⑤專利〔P〕⑥標準〔S〕⑦報紙〔N〕⑧技術報告〔R〕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用雙字母標識,具體如下:①磁帶〔MT〕②磁盤〔DK〕③光盤〔CD〕④聯機網絡〔OL〕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的參考文獻類型標識方法為:〔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
6、反映研究基礎:參考文獻能夠展示論文的真實性和研究依據,反映出論文的研究起點。論文中的研究都是在過去的基礎上進行的,這表明了論文具有價值水平和依據。區分研究成果:標注參考文獻有助于區分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研究成果。
1、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報告 對于不屬于上述的文獻類型,采用字母“Z”標識。
2、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列出。
3、參考文獻格式為:[序號]+著作作者+篇名或書名等+參考文獻的類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