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將光標定位于word文檔中將要插入?yún)⒖嘉墨I的位置,選擇【引用】標簽頁-【腳注】選項中的【插入尾注】按鈕;點擊【腳注】欄右下角的小箭頭圖標對格式布局等作出調(diào)整。
2、論文右上角標注[1]步驟如下:將光標移到論文后,進入到Word的軟件界面;先將光標移動到要標注的論文文字的后面,然后點擊菜單欄中的“引用”選項卡,再點擊“插入尾注”按鈕。 在電腦上打開一個WORD文件進入。進入到該文件以后,將光標移動到需要輸入右上角內(nèi)容的文字后面。
3、單擊要插入對注釋的引用的位置。單擊“插入”菜單中的“交叉引用”命令。在“引用類型”框中,單擊“腳注”或“尾注”。在“引用哪一個腳注”或“引用哪一個尾注”框中,單擊要引用的注釋。單擊“引用內(nèi)容”框中的“腳注編號”或“尾注編號”選項。
4、在正文中引用文獻時,一般按照作者-年份制的格式進行標注。具體的標注方式為:- 當引用的文獻為一位作者的時候,可以將作者的姓氏與出版年份放在括號內(nèi),放在句子的最后面,例如:“……這一觀點得到了支持(Smith,2010)。
在正文書寫完畢后,空兩行(宋體小四號),再書寫“參考文獻”四個字(居中),“參考文獻”使用宋體四號加粗,前后兩個字之間不空格?!皡⒖嘉墨I”書寫完畢后空一行(宋體小四號)再書寫參考文獻的具體內(nèi)容。
參考文獻標注的正確格式如下:參考文獻格式為:[序號]+著作作者+篇名或書名等+參考文獻的類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
參考文獻按正文部分標注的序號依次列出,序號通常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并加方括號[]表示,例如[1]、[2]等。在正文中引用時,也使用相應(yīng)的序號加方括號進行標注,通常放在所引用內(nèi)容的句末或段落末。
參考文獻與文中注(如王小龍,2005)對應(yīng)。標號在標點符號內(nèi)。多個都需要標注出來,而不是1-6等等,并列寫出來。
確保引用的文獻信息準確無誤,包括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遵循論文所在領(lǐng)域或期刊的參考文獻格式要求,不同領(lǐng)域或期刊可能有不同的標注規(guī)范。注意區(qū)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直接引用需要完整標注原文內(nèi)容和出處,間接引用則只需標注觀點來源。
1、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以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nèi)。一種文獻被反復(fù)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列出。
2、在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地方,用括號和數(shù)字標注,例如“(1)”、“(2)”等。 在論文末尾,列出所有參考文獻??梢园凑兆髡咝帐系氖鬃帜疙樞蚺帕?,也可以按照引用文獻的順序排列。
3、論文中參考文獻引用的是國家頒布的文件或綱領(lǐng)政策,要用字母S表示。例如:引用的是國家標準,“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則,在參考文獻中格式為:[13]GB/T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S]。
4、參考文獻格式為:[序號]+著作作者+篇名或書名等+參考文獻的類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