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連續(xù)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連續(xù)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列出。
2、參考文獻通常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順序進行排序(中文按音序,英文按首字母)。如果同一作者有多篇文獻,則按照發(fā)表年份從早到晚排序。編號:可以在每條參考文獻前加上編號,編號用方括號括起來,并置于行首。編號應與正文中引用的順序一致,以便于讀者查找。
3、在正文書寫完畢后,空兩行(宋體小四號),再書寫“參考文獻”四個字(居中),“參考文獻”使用宋體四號加粗,前后兩個字之間不空格。“參考文獻”書寫完畢后空一行(宋體小四號)再書寫參考文獻的具體內容。
4、參考文獻列表需要創(chuàng)建編號列表,按照引用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序。設置字體和段落格式:修改好參考文獻的字體和段落行間距等屬性,例如,可以設置為宋體、小行間距5倍、無縮進等。處理縮進和標點符號:在引用文獻的每一行之前進行縮進,使其與正文內容區(qū)分開來。縮進的大小可以根據具體的排版要求而定。
5、匯編:[序號]作者。篇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古籍:[序號]作者。篇名[O].出版地:版本。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序號]作者。篇名[Z].在引用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如果文章中有多個作者,只需列出前三位,然后加上“等”或“etal”。
國內外著名期刊有:SCI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SCI美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目前來說,發(fā)表論文影響力較大的期刊有:美國的《科學引文索引》(簡稱SCI)、《工程索引》(簡稱EI)、《科技會議錄索引》(簡稱ISTP);中國的《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簡稱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簡稱CSSCI)等。
特種刊物論文:在《Science》和《Nature》兩本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為特種刊物論文,屬于第一級別。權威核心刊物論文:在SCI、EI、ISTP、SSCI以及A&HCI檢索系統(tǒng)中發(fā)表的論文,或在國內具有權威影響的中文核心刊物上發(fā)表的論文為權威核心刊物論文,屬于第二級別。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發(fā)表論文的期刊:《細胞研究》、《自然》、《科學》、《美國醫(yī)學會雜志》等,除了這些期刊,還有許多其他的期刊可以發(fā)表論文,需要根據論文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指《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大圖書館2004版》刊物上發(fā)表的論文。第五級-D類:一般公開刊物論文,指在國內公開發(fā)行的刊物上(有期刊號“CN”“ISSN” ,有郵發(fā)代號)發(fā)表的論文。第六級-E類:受限公開刊物論文,指在國內公開發(fā)行的但受發(fā)行限制的刊物上(僅有期刊號、無郵發(fā)代號)發(fā)表的論文。
論文發(fā)表的期刊有很多種,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幾種:綜合性期刊 《科學》系列: 這是一類綜合性的學術期刊,涵蓋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多個領域。這類期刊發(fā)表的研究論文通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四個字格式為4號黑體,后接冒號。參考文獻的具體內容為5號宋體。書寫時需另起一行,書寫順序為:(中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或者(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在整篇論文中,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
論文參考文獻的字體應設置為4號黑體,其中的內容則應使用5號宋體。 論文的標題應使用2號黑體加粗并居中。 副標題應使用小2號字體,位于正標題下方并居中,且文字前需加上破折號。 填寫姓名、專業(yè)、學號等項目時應使用3號楷體字體。
參考文獻的字體格式一般使用宋體或者等線字體。下面詳細介紹參考文獻字體格式的要求。首先,參考文獻的字體大小和字號應當與正文內容保持一致。通常來說,字號大小一般為小四號或者五號字體。這樣可以保證文獻內容與正文內容在視覺上保持協(xié)調,方便讀者閱讀。
1、論文中參考文獻引用的是國家頒布的文件或綱領政策,要用字母S表示。例如:引用的是國家標準,“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則,在參考文獻中格式為:[13]GB/T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S]。
2、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報告 對于不屬于上述的文獻類型,采用字母“Z”標識。
3、- ④級標題: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獨占一行,標題序號為“(1)”。- ⑤級標題: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獨占一行,標題序號為“①”。 注釋:使用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附錄:使用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1 參考文獻:另起一頁,使用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4、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C—論文集 M—專著 N——報紙文章 R——報告 不屬于上述的文獻類型,采用字母“Z”標識。
1、論文參考文獻的字體要求是:正文字體使用4號黑體,而其中的內容則需使用5號宋體。在撰寫論文時,請注意以下格式要求: 論文標題應使用2號黑體加粗并居中。 副標題應使用小2號字體,緊接在正標題下方并居中,前綴以破折號。 填寫姓名、專業(yè)、學號等信息時,請使用3號楷體字體。
2、論文參考文獻字體格式是: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論文的寫作格式要求是:論文標題2號黑體加粗、居中。論文副標題小2號字,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填寫姓名、專業(yè)、學號等項目時用3號楷體。內容提要3號黑體,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為小4號楷體。
3、";參考文獻";四個大字使用三號黑體字體。 中文參考文獻內容使用五號宋體字體。 英文參考文獻內容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五號字體大小。 參考文獻中的標點符號以英文半角書寫,如逗號、句號、冒號后空一個字符。 參考文獻中的字母、數字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4、參考文獻這四個大字:三號字體大小,黑體。參考文獻四個字格式為3號黑體,后接冒號。參考文獻的具體內容為5號宋體。書寫時需另起一行,書寫順序為:(中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或者(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在整篇論文中,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
1、";參考文獻";四個大字使用三號黑體字體。 中文參考文獻內容使用五號宋體字體。 英文參考文獻內容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五號字體大小。 參考文獻中的標點符號以英文半角書寫,如逗號、句號、冒號后空一個字符。 參考文獻中的字母、數字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2、論文參考文獻的字體應設置為4號黑體,其中的內容則應使用5號宋體。 論文的標題應使用2號黑體加粗并居中。 副標題應使用小2號字體,位于正標題下方并居中,且文字前需加上破折號。 填寫姓名、專業(yè)、學號等項目時應使用3號楷體字體。
3、論文參考文獻字體格式是: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論文的寫作格式要求是:論文標題2號黑體加粗、居中。論文副標題小2號字,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填寫姓名、專業(yè)、學號等項目時用3號楷體。內容提要3號黑體,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為小4號楷體。
4、小四號宋體字,行間距5倍。參考文獻:小四號宋體字(單獨一頁)。中文摘要、關鍵詞(單獨一頁)。摘要(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兩字間加兩個全角空格),摘要正文(小四號,宋體)。關鍵詞標題(小四號,宋體,頂格,加粗),關健詞正文(小四號,宋體,詞間用分號隔開)。
5、參考文獻這四個大字:三號字體大小,黑體。參考文獻四個字格式為3號黑體,后接冒號。參考文獻的具體內容為5號宋體。書寫時需另起一行,書寫順序為:(中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或者(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在整篇論文中,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