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漢字學學術論文范文篇一 漢字的文化學價值 摘要:通過漢字記錄下來的華夏文明因子,一直未能受到合理的關注。在漢語日益受到世界文化價值認同的背景下,漢字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科學合理的闡釋。沒有英雄的民眾是盲目愚蠢的,沒有信仰的民族是毫無生機的。
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大字約一寸見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簡,非常精致。于是便被叫做甲骨文。 古文字學家對十萬余片中的文字進行研究,發現骨甲文字的結構已由獨體走向合體,有了形聲字,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了。在四千六百多個甲骨文單字中,已經辨識了一千七百多個。 比甲骨文稍晚出現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鐘鼎文。
漢語言文學專業國家人才培養基地開設課程有:文學概論、寫作、文學作品導讀、現代漢語、古代漢語、邏輯學、語言學概論、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美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學術思想通史、西方哲學概論、高等數學、英美文選、科學概論、史學專題、科研論文閱讀與寫作,共19門。 課程的設置基于培養目標。
書法學術論文范文篇一 書法藝術·藝術書法 摘要:此篇論文旨在探討研究中國傳統書法藝術在當代藝術環境中的際遇,通過對書法藝術的學習以及對當代藝術的了解,發現當今的先鋒藝術中許多作品(包括架上繪畫,新潮美術,裝置藝術,甚至行為藝術)都運用到了書法的元素,有的甚至直接將書法作為主要的表現形式。
學術論文是科學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現形態,是衡量研究者學術造詣及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最公正、最客觀的尺度。
張玉梅的主要學術成果主要集中在漢字學和語言教學領域,以下是她的一些重要論著和論文:論文:《王筠形聲兼會意述論》,發表于《古漢語研究》2010年第1期?!堵殬I漢語教學與ZHC測試之關系初探》,收錄于《語言文字應用》2009年第4期。
郭婷婷在科研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她的學術論文涵蓋多個重要領域。她的研究論文《";X,XVP; Y,YVP";粘著格式的句法語義分析》于2000年11月發表在《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上,深入探討了語法結構與語義理解的結合。
研究領域:現代漢語語法、語言應用與信息處理科研成果《“X,XVP;Y,YVP”粘著格式的句法語義分析》,《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11月?!丁俺弊值恼Z言學理解與HNC處理》,《HNC與語言學研究》,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年11月至今任武漢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化系教師、武漢大學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校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研究人員。 科研成果: 《“X,XVP;Y,YVP”粘著格式的句法語義分析》,《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11月。
本書涉及現代漢字的研究,對漢字的構成、演變、書寫以及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探討。同時,它也關注語文現代化,即語言文字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與變革。這包括語言的規范化、標準化以及如何適應技術、社會與文化的發展。此外,漢語語文辭書研究部分,深入研究了辭書的編纂、內容、使用方式以及與語言文字之間的關系。
所謂語言安全,我以為是指語言文字及其使用能夠滿足國家、社會穩定、發展的需求,不出現影響國家、社會安全的語言問題”。依據陳章太對語言安全的表述,新媒體語言安全是指:新媒體語境下,語言文字及其使用在媒介中呈現應有活力,能夠滿足國家、社會發展需求,不出現影響國家、社會安全的語言問題。
普通話和語言教學研究室專注于普通話研究、推廣策略、培訓方法研究,以及語言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包括對第一和第二語言教學、多媒體和遠程教學以及語言康復等領域的研究。漢字與漢語拼音研究室(辭書研究中心)則聚焦文字理論、漢字規范、社會用字調查,漢語拼音應用,以及辭書編纂研究。
1、《〈漢語文化雙向教程〉的設計與實施》(執筆),《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第六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選》,華語教學出版社,1999。1《〈駱駝祥子〉中所見的語言文化現象》,《中國語言學報》第九期,商務印書館,1999。
2、對于歷史人物的剖析,李泉在《中國哲學史研究》上發表了《司馬遷不是無神論者》(1987年2月),挑戰了傳統的認識。他的研究進一步擴展到官僚制度,如《西漢中高級官吏的籍貫分布》(1992年3月),分析了權力結構的社會背景,該成果發表在《中國史研究》上。
3、在教材編纂方面,李泉教授擔任了山東省通用教材《中國通史教程.古代卷》的主編,這套教材為學生提供了系統且權威的古代中國歷史學習資源。他的研究成果豐碩,至今已發表學術論文五十多篇,這些論文不僅豐富了學術界對中國古代史的理解,也多次獲得省級以上的學術獎勵,體現了他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卓越的學術貢獻。
4、李泉長期專注于先秦秦漢史、中國史學史、中國社會史以及運河文化史的研究。自1983年以來,他在《中國史研究》、《中國歷史文獻研究》等權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其中部分文章被《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收錄,并被多個學術年鑒和摘錄。他的研究成果豐富,撰寫了10余部學術著作。
5、李泉在藝術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他曾在河北省歌劇舞劇院、河北師范大學以及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等多個機構進行聲樂表演和教學,長達三十多年。他的藝術才華得到了認可,1975年他參與了全國獨唱獨奏演出,1989年更是榮獲海南省首屆電視歌手(全國)大獎賽美聲組的最高榮譽——金獎。
6、年與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肖旭東教授和林海青教授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共同建立光伏太陽能實驗室,致力于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研發。她在國內外重要學術研討會作邀請報告10余次。現為JACS.,Adv. Mater.,Adv. Func. Mater.,和 Appl. Phys. Lett.等科技刊物的論文審稿人,美國材料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