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年,國民政府對北洋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科系調整,北洋大學改為專辦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科移并北洋大學。(二)法律學門學制四年,所設課程分為兩類。
2、北京大學法學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4年,當時北京大學法律學科正式成立,這是中國現代法學教育的開端。1999年6月26日,北京大學法律學系正式更名為北京大學法學院,成為中國“五院四系”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法學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3、年,法科研究所成立,法律學系師生積極參與抗日和教育工作。1946年,法律學系與政經系合并為法學院,課程和師資更加完備。1949年后,課程調整以適應新的時代需求,如馬列主義法律理論和國際公法,同時吸收其他學科的知識。
4、年,北京大學法律系并入北京法政大學。1929年,復設北京大學法律學系。1930年,改北京大學法律系為北京大學法學院,設政治、經濟、法律三系。1938年,北京大學法律系并入西南聯合大學法商學院,設法律、政治、社會、商學等系。1946年,復設北京大學法學院,設政治、經濟、法律三系。
”——《世說新語.排掉》魏晉士人崇尚自然清淡,追求無為,行為上任性放達,有著獨立的人格。清談之風。清談即談玄,魏晉士人重才性,亦不乏才華橫溢之輩。魏晉風度的表現形式之一,便是馳騁思辯的清談之風。從《世說新語》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魏晉清談之主要特征:(一)互相辯難。
從以上兩例可知魏晉人從小孩時起就注意辭令的培養訓練了。 有時,話不能直說,就需要委婉暗示。例如《言語》第8 則說,很有才華的稱衡得罪了曹操,曹操故意錄用他做地位卑微的鼓吏,并且叫他擊鼓,孔融勸諫說,稱衡的罪是“不能發明王之夢”。
世說新語中美有:山水美、人物美、語言美。山水美 漢魏以來,在玄學影響下,世人廣泛開展的對人生意義的討論往往伴隨著對山水與自然的欣賞。茫茫宇宙,造化弄人,人們發現了自身的渺小,在關照自然時也反思了自身的存在意義。“簡文入華林園,故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一然鄰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