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6]杜洪泉。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概論。[M]大眾文藝出版社。2005 [7]管建華。中國音樂審美的文化視野[M]中國文聯出版社。1995 [8]修海林,羅小平。音樂美學通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9]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10]梁茂春。中國當代音樂[M].上海音樂出版社。
2、胡兆沖的論文《幼兒音樂教育中的創造力培養淺析》對音樂教育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實踐哲學范式下,研究者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進行了思考,探討了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向。
3、音樂論文的參考文獻有幼兒音樂教育中的創造力培養淺析、實踐哲學范式下的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思考、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以創造為核心的兼容的音樂教育哲學觀等。
4、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聲樂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聲樂畢業論文 范文 篇一:《民間音發展趨勢》 摘要:民間音樂一直是傳統音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當今許多的民間音樂被列為世界非物質 文化 遺產,這不禁引起了人們對它的關注,同時它的傳承與保護也變的尤為重要。
5、世俗音樂逐漸興起,出現了許多杰出的作曲家。他們的作品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也推動了西方音樂的發展。以上是對不同音樂主題的研究論文簡介。這些論文涵蓋了亞洲音樂史料、客家山歌創作手法、電視音樂結構、音樂與詩歌關系以及基督教與西方音樂等內容,為音樂愛好者和學者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
6、巴赫在音樂律制方面的巨大貢獻——《平均律鋼琴曲集》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是以創作實踐來證明十二平均律的的優越性和實用價值的劃時代作品,常被稱為“全部音樂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鋼琴音樂的《舊約全書》”,而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鳴曲則被稱為“鋼琴音樂的《新約全書》”。
1、標志著男、女聲腔開始進入交替階段,越劇女腔基本調的形成,為越劇音樂體制的轉換奠定了先決性的物質基礎,[四工調(腔)]也成為當時最流行的音樂,越劇音樂迎來了它第二個高潮,這是越劇音樂史上最大、最成功、最根本的一次變革。
2、是直播快吧還是直播吧啊,如果是直播吧,那么比分是比較正規的,直播快吧的情況就不清楚了。
3、第八小節對應的唱詞“滿腹的話兒”在休止了兩拍半以后才接上下一句,韓英這種“欲言又止”的糾結心理在二胡音樂的切分音節奏上和休止上得以體現。滿腹的話想說又沒說,最后變成對娘親一聲聲深情的呼喚“娘啊!”二胡通過纏綿的運弓、慢速的呼吸、夸張的揉弦和 滑音將這份深情“呼喚”出來。
4、壽保賣身(張美群演唱)娘啊娘,今日孩兒哀哀乞討苦苦求,未遇一個同情的人。想到父母挨餓我悲泣,驚動了揚州珠寶商人柳半城。他年過半百無一子,愿買壽保當親生。絕處求生人人有,因此上大街之上賣自身。一歲能賣銀一兩,八歲兒賣了八兩銀。這些大米是他贈,壽保說話句句真。
5、無論“琴腔”還是“川調”弦子,都以大筒等弦樂伴奏,其發音沉郁淳厚。 岳陽花鼓戲和長沙花鼓戲第二種聲腔都叫“鑼腔”。“鑼腔”也叫“打鑼腔”即演唱時用鑼鼓伴奏,不托管弦、人聲幫腔。解放前荊州花鼓戲也是鑼鼓伴奏,人聲幫和,50年代才加入文場伴奏。
6、意思是說:舅父母一年到頭都難盼到忙忙碌碌的外甥外女們前來看望公外婆,只有正月間才得有時間相見,但卻來得遲,懷疑外甥們心里沒把外祖父母、舅父母放在一定的位置,心理有意見。但又不好直言相傷,所以流傳著這么一句家訓:“耶親叔大,娘親舅大”。
1、先說下開題報告的內容 課題的來源及選題的依據。主要是研究生對其研究方向的歷史,現狀和發展情況進行分析,著重說明所選課題的經過,該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動態,和對開展此課研究工作的設想,同時闡明所選課題的理論意義、實用價值和社會經濟效益,以及準備在哪些方面有所進展或突破。
2、如在欣賞江蘇民歌《茉莉花》時,可以讓學生演奏兩個不同的歌詞版本,還可以讓學生學習并比較廣東、河北等地區的《茉莉花》版本,也可以讓學生欣賞二胡、笛子、鋼琴、琵琶等不同樂器的演奏。
3、年3月31日下午2:30在第二會議室,在我系西方音樂史教研室主任余志剛老師的主持下,西方音樂史專業博士生劉小龍、安寧進行了充分的開題報告,西方音樂教研室的全體教師及相關學生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二胡千斤到琴碼的最佳尺寸并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而是因人而異,并且可以根據個人手指長短和二胡的音質來進行調整。一般來說,這個距離在40-45厘米之間比較合適。演奏者可以通過左小臂肘部抵住琴筒并伸直小臂,觀察左手指根所對應的琴桿位置,大致確定千斤到琴碼的合適距離。
小提琴是擦弦樂,二胡也是,因此可以借鑒之。二胡的有效弦長一般為40厘米(即琴碼到千斤的距離一般為40厘米),由此,將二胡琴碼置于距離琴筒“上平面”的4厘米左右處應該比較理想。
一般情況下,京二胡的千斤與琴碼距離通常在 40 厘米左右,但實際距離可能因演奏者的個人習慣、京二胡的尺寸與形制、曲目風格及演奏效果需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14 以下是具體介紹:演奏者的個人習慣:不同的演奏者因其手指長度、手掌大小及演奏技巧的差異,對千斤與琴碼距離的要求不盡相同。
多變的演奏技巧是二胡藝術的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非常之多,具有濃厚的民族韻味和獨有的風格特點。 在左手的指法和右手的弓法上,它的演奏技巧豐富多彩,各顯特色。
二胡的藝術特色 二胡藝術根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汲取了民族精神,體現了中國審美傳統。 二胡音色柔和、抒情細膩,具有獨特的靜態美和自然美。 二胡演奏技巧豐富,包括滑音、揉弦、撥弦、顫音等,展現了二胡的藝術魅力。
演奏方便,靈活易學,易普及 表現力豐富,但,轉入正題:二胡是一個非標準音階樂器,這就提出了一個關于二胡 音準的問題。
藝術特色和表現手法 《賽馬》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其豐富的節奏變化和獨特的音樂表現上。演奏者通過二胡的滑音、跳弓等技巧,模擬出馬奔跑時的聲音,使人仿佛置身于賽馬現場。同時,樂曲還融入了一些民族元素,如民間調式和節奏,使其更具民族特色。
我也學過一種藝術,它是一種很老的民間樂器——二胡。
作為一種弓弦樂器,二弦由兩根弦組成,以純五度定弦,處于胡琴中音域。各地方根據各自的特色和需求,發展出了諸如高胡、京胡、板胡等不同形式的樂器。為了滿足民樂交響化的需要,人們還創造了中胡等新的樂器類型。二胡的制作則多采用木材,但也有使用象牙、玉石、塑料等材料,兼顧了聲學效果和其他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