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大正、昭和時期的兒童文化論討論藝術教育運動的發展。分析無產階級兒童文學論的產生。闡述術語“兒童文化”的形成與運動的開展。兒童文化運動與學校教育的關系研究兒童文化運動如何影響學校教育。探討學校教育對兒童文化運動的回應與融合。
3年大東文化大學臨時講師 1984年中央大學臨時講師 1987年奈良教育大學副教授 1998年奈良教育大學教授 同時,兼任和歌山大學、大阪大學研究生院、甲南女子大學等大學的臨時講師;現任日本教育宇宙學會會長、教育科學研究會副委員長、奈良縣民教育研究所副理事長、大阪健康福祉短期大學評議員。
為了克服《學制令》中所存在的學區劃分過于理想化,學制過于單一化和對各地辦教育的積極性的限制等缺點,1879年,明治政府又頒布《教育令》,廢止了《學制令》。
年用天皇詔敕的名義頒布了以儒家忠孝仁愛為教育的中心內容,又摻雜了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倫理道德的《教育敕語》。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成為“忠君愛國”、“義勇奉公”、“保衛皇運”的順良臣民。
日本近代第一個史學派別文明史學,就是在英法文明史學派的影響下產生的,其代表著作有福澤諭吉的《文明論之概略》(1875)和田口卯吉的《日本開化小史》(1877~1882)。文明史學批判封建主義,主張開發民智,鼓吹物質文明,力圖探索歷史發展的規律,帶有啟蒙性質。
永井晉的《北條高時と金沢貞顕やさしさがもたらした鐮倉幕府滅亡》在2009年由山川出版社的日本史リブレット系列出版,ISBN為978-4-634-54835-0。該書探討了北條高時與金沢貞顕的溫和政策對鐮倉幕府滅亡的影響。在歷史研究中,參考文獻是極其重要的。
1、對于深入研究日本歷史,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參考文獻:鄭梁生先生的《日本通史》是由國立編譯館主編,于1993年由臺北的明文書局出版。這本書為理解日本的全貌提供了詳實的資料,對歷史事件和文化演變有深入的剖析。
2、京極高次,這位歷史上的人物,在新歷史群像系列的第一本書《-{関ケ原の戦い 日本史上最大の大會戦}-》中占據重要篇章,該書的頁碼為138,由學習研究社出版,ISBN為4-05-604246-2。這本書詳細探討了京極高次在日本歷史上的關鍵角色,他的事跡被深度剖析,為讀者展現了一個全新的歷史群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