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黨的十六大以來, 以科學發展觀為核心的理論創新, 其中包括執政黨建設理論(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等, 都是我們黨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處于戰略機遇期和社會轉型期所做出的重要理論貢獻。
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具體體現,符合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新社會本質要求的思想;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體現了發展的時代特征和必然趨勢,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
“以人為本”的“法治”選擇 所謂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核心、以人為基礎、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的。
第一個方面的意義,科學發展觀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的理論,與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我們一定要推進工業化,補工業化這一課。我國是從一個農業社會,或者說農業經濟占主導的社會走過來的。總體上看,我們的工業化水平還是落后的。工業化水平落后會帶來很多問題,包括社會秩序、現代倫理等,都是欠缺的。所以,工業化是一個綜合指標,它不斷推動經濟發展,而且能帶來社會的全面進步。
這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是對美國的消費品出口貿易會出現減少,同時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依然會繼續保持。由于對美國出口貿易降低或者出口貿易增速出現減緩,我認為中國經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如果我們展望未來20年或者30年,你會看到中國的經濟規模日益接近美國的水平。
進行客觀的總結,中國如何避免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在世界經濟體中應扮演何種角色。
其實我認為本次金融危機其實還未結束,前階段的國際匯率又開始燥動了,各國政府在這個復雜的政治、經濟利益中會運用貨幣杠桿來達到自身利益,一場沒有硝煙的貨幣大戰必定會爆發,我看這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金融貨幣政策研究較深的朋友來說,又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關于拉美國家政府干預及其演變問題的思考提綱,2001年第3期《拉丁美洲研究》雜志上的一篇文章,提出了關于拉美政府干預問題的深入思考。東亞危機與拉美的調整,2001年第2期《拉丁美洲研究》雜志上的一篇文章,分析了東亞金融危機對拉美國家的影響和調整策略。
伍戈,經濟學博士,研究員1。現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華盛頓)工作。其主要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與貨幣政策。伍戈博士是劉詩白經濟學獎獲得者2,曾獲中國金融圖書“金羊獎”、3中國金融學會全國優秀金融論文一等獎、中國人民銀行重點研究課題一等獎等學術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