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國共第一次合作:政治基礎:新三民主義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國民黨一大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合作原因:在列強的操縱下,封建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強,鏟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總的來看,國共兩黨的合作建立在共同的國家利益和民族認同之上,這一基礎使得兩黨能夠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實現合作,共同為中國的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
綜上所述,國共兩黨能夠實現合作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雙方在民族利益、歷史形勢、共同目標以及領導人的努力等多方面找到了合作的契機,這種合作對于中國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國共兩黨歷史上合作過兩次:第一次合作是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 標志: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目的: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改變封建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 條件: 1)在列強的操縱下,封建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強,鏟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國共合作的合作成果 中共幫助國民黨組建省、市地方黨部。許多共產黨員擔任國民黨省市級黨部負責人;中共和共產國際幫助國民黨創建黃埔軍校和國民革命軍,為革命軍隊培養造就了一批軍政人才;工農運動得到大力開展。
1、國共兩黨關系90年圖鑒目錄:緒論 介紹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政治形勢的動蕩,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失敗,以及興中會等革命團體的誕生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闡述中國同盟會的成立,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華民國,并與北洋軍閥展開斗爭的歷史背景。
2、近代中華國共兩黨關系的認識:從以上表格我們不難看出:1924~1949年,國共兩黨關系呈現“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發展歷程。“分則兩傷”:國共長期分裂內戰,損傷國力,十年內戰時期,國民黨軍隊瘋狂進攻革命根據地,導致日本帝國主義乘隙而入,嚴重影響了中華民族獨立,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
3、近代中華民族兩大政黨的關系: 國共兩黨關系在1924年至1949年期間經歷了復雜的演變,表現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模式。 兩黨分裂導致國家內戰的持續,削弱了國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