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憲法學自考論文寫作指導 憲法學科概況與定位:掌握憲法的結構、原則和功能,了解憲法學基本理論。 選題:聚焦于憲法的核心問題、憲法解釋、憲法爭議解決機制等。 材料搜集與整理:收集憲法文本、各國憲法實踐案例、憲法學專著等。 寫作:圍繞選定議題,運用法律邏輯和分析方法撰寫論文。
2、學生畢業論文的最終成績=指導教師評分×20%+評閱人評分×40%+答辯評分×40%。在畢業論文評定表中,指導教師、評閱人和系主任意見及簽名一律要求手寫。指導老師和評閱人的評分要公正、客觀,論文評語應詳細具體,要寫出評分理由,指出論文優缺點,做出是否推薦參加答辯的結論。
3、在學術研究的旅程中,撰寫一篇論文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無論是畢業論文、學年論文,還是專業領域的深度探討,論文目錄的構建都是組織思想和結構的關鍵。首先,你需要明確論文的主題,例如,如果研究的是哲學史,目錄應包含對基本要求的概述,如概念解析、理論框架和實證分析等部分。
4、對于不同類型的畢業論文,如理(工)科、文學、社會科學等,有不同的寫作要點和要求。論文的語言風格應遵循基本功,體現論文自然語言的特征和人工語言的規范。論文的技術性問題,如繕寫要求、引文與注釋、名詞名稱和數字的使用、論文裝訂等,也需嚴格遵守相關標準。
李步云的代表性論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篇:《中國社會科學》上發表的論文:《關于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若干問題〉》:探討立法法起草的關鍵議題和挑戰?!秷猿謱嵤虑笫?,繁榮法學研究》:強調法學研究應基于事實,提倡實證方法。《新時期法理學的發展》:分析法理學在新時代的演進趨勢。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條鐵則**:強調法律平等原則的重要性,促進國際社會的共識。 李步云的這些論文不僅在國內法學界產生了深遠影響,也為國際法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通過深入探討法律、人權、民主法制、法治等核心議題,李步云為構建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的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
年8月29日,他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法制專題講座。李步云先生的學術貢獻和法治實踐,對推動中國法治建設和依法治國戰略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真正能全身心投入研究的時間,始于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三十多年。我感到無比榮幸,能在這樣一個偉大時代里生活,見證并參與了改革開放和民族振興的進程,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至今,我已發表了200多篇論文,出版了30多部著作,其中多數是主編或合著,或文集形式。
李步云教授在法學領域有著廣泛且深入的研究,他的著作涵蓋了憲法、民主、自由、權利與義務、立法、人權、法制、WTO與中國法制等多個方面。以下是他的部分學術專著: 《新憲法簡論》(獨著),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探討了憲法的基本理論與實踐。
李步云,1899年出生于長陽楊柘坪,土家族人士,192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擔任中共楊柘坪區委組織委員,年底擔任二區“清鄉委員會”區團總庶務,利用合法身份組建游擊隊。1929年4月,賀龍率領紅四軍抵達長陽,任命李步云為長陽游擊指揮。
葛洪義教授是中國著名的法理學家,他在法學理論、法律方法和法治理論等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他的研究成果豐碩,出版過多部法學專著,并在國內外重要的法學期刊上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他的學術思想影響深遠,對中國的法學研究和法治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
葛洪義去浙江大學原因在于他被任命為校長。葛洪義是著名法學專家,學術深厚,實踐豐富。此任命彰顯浙江大學重視法學教育與研究,及提升學術水平與國際影響力的決心。葛洪義在法學領域成就顯著,曾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等職。
葛洪義在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發表了五十多篇論文,其中部分被權威摘要引用。他的科研成果榮獲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獎項,如法部優秀科研成果獎和教育部優秀教材獎。
葛洪義教授在法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廣泛的影響力。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在學術成果方面,他出版了多部法學著作,并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為法學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7] 參見《政府片論》,第229頁以及我的文章:“在迷惑與清醒之間徘徊:邊沁的法律語言觀及其對立法科學化的追求”,載于葛洪義主編:《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第二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葛洪義教授在我國法學理論界關于法律與理性、法律方法、法律價值、權利本位、法學家文化品位、法律職業等重大理論問題的形成與討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是法律本體論與法律方法論。
以下是一些關于法理學中法律程序的論文題目建議:法律程序公正性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探索 深入剖析法律程序公正性的核心概念與理論基礎。探討公正性在法律程序中的具體體現,如程序公開、透明及當事人權利保護等。法律程序效率與公正性的平衡研究 分析法律程序效率與公正性之間的內在關系與潛在沖突。
以下是2023年最新的法學畢業論文題目推薦:法理學與憲法學 探討法的本質:深入分析法的本質屬性及其在社會中的作用。 權力與法的互動分析:研究權力與法律關系,探討二者如何相互影響。 法律體系適應市場經濟的探討:分析當前法律體系如何適應并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
法律方面論文范文二:法律文化理論研究 法律文化的內涵 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隨著我國文化理論的發展,“法律文化”從西方引入我國,開始引起我國法理學、比較法學和法律史學領域學者的關注,“頗有言必稱法律文化之勢”。
法律不僅僅是主權者的命令,也不僅僅是立法機關制定的行為規則,主權者和立法機關不能隨意制定法律,所制定的法律必須符合社會正義的要求。只有符合社會正義的法律法規,人民才有服從和遵守的義務。對于違背社會正義的法律,即惡法,應當通過違憲審查程序予以廢止,或者通過統一解釋法律法規程序回避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