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知網的暴利并非偶然,其去年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了168億元,歸母凈利潤約為93億元,毛利率高達54%。這讓人不禁聯想到,作為學術資源的壟斷平臺,知網如何在利益與公平之間取得平衡。知網作為企業,隸屬于同方知網技術產業集團的同方股份,但它背后有國家的大力支持。
由此,知網收入在未計算通脹的情況下,增長了10倍以上。互聯網企業初期投入大,后期維護成本低,知網正是利用這一特性,年研發成本極低,享受著驚人的高毛利率。2017年,知網收入高達7億元,毛利率最高達到72%,這一數字在任何行業都極為罕見。
原因二:部分知識類網站沒能制定一個良好的發展方案一般情況下,某一個盈利性機構或企業使用教授論文時,機構或企業都會支付一部分的資金,從而購買論文或知識的使用權。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曾經知網被告上法庭,主要原因是對方并沒有給予教授一部分的稿費,甚至教授本人都無法下載個人文章。
九旬教授的經歷的確是令人感到氣憤,因為自己的論文本知網擅自商業化了,但是從事件的結局來看,這樣的事情是具備很多社會層面的好處的。以下我就從三個層面來談下自己的看法。事件的結果告訴我們大家知識產權的實際價值。
這說明知網無嚴格的規范制度。雖然知網已經向這位教授道歉,但是我們仍然無法原諒知網的行為,而且我們也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件事情不僅能夠說明知網已經犯下無法彌補的錯誤,而且也能夠進一步體現知網在學術領域無相關的規范制度。更有甚者,知網不能夠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這能夠體現知網的壟斷性。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知網的態度還是很好的,但是知識是不允許被壟斷的,知網確實應該整改一下了。趙德馨教授表示,我只希望,知網能夠在事后提出一些切實的改進方案,讓他們有足夠的誠意來處理這個問題。加強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是我國產權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也是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
“賠償給趙德馨教授的70萬元,是知網承擔著作權侵權責任,屬于賠償損失的性質。”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叢立先表示,從法院的判決結果看,未經作者許可或者存在許可瑕疵時,知網大量收錄學術論文并以此牟利屬于侵權行為。一般情況下,這些版權保護期內的論文的版權依然屬于作者本人。
一: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前段時間,趙德馨教授因為聽聞他的學生在知網上下載他發表的免費論文卻要進行付費。趙教授認為這侵犯了他的知識產權,因此與知網打了一場法律維權官司。法院目前已經判定趙教授獲得勝訴。中國知網已經向趙教授發表了道歉聲明,但是也全部下架了趙教授的所有論文。
事件的起因89歲的趙德新教授,發現自己100多篇的文章被知網收錄了,但更離譜的是他不僅沒有收到過一分稿費,甚至下載自己的論文都要給錢,自己的畢生心血就被白嫖去牟利,這事擱誰身上能不生氣,好在身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的趙老,并不是等閑之輩,直接多紙訴狀告了知網侵權。
這樣讓教授很生氣,一怒之下,就把這家網站告上法庭,雖然知網多次聯系教授希望能夠和解,但是都被老人回絕了,因為他認為這是對知識分子極大的不尊重。最終老教授維權全勝,獲得七十多萬的賠償。
中國知網向趙德馨教授道歉,希望其出具作品上架的授權書。之前中國知網的態度是比較囂張的,在打輸了官司之后就將趙德馨教授所有的論文都下架了,并且對其想再次上架的訴求是置之不理的。從中可以看出平臺是特別敢空手套白狼的,利用他人的學術成果賺錢,可能也與其背景有關系,所以態度才這么的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