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最后,塵埃落定后,經歷了風塵仆仆的行程,生活略有收斂。經過此次西逃的慈禧,從北京一路走到西安,一路上也見識了災民的流離失所,自己也嘗到了顛沛流離之苦,在生活上也稍微收斂,頒布了一些有利于民眾的政策,比如減免部分受災地區的稅賦等。
慈禧出逃時雖然倉促,但是顯然早有準備,她和宮人門換上了漢人的裝束,用普通的轎子,因而得以一路順利出逃,試想如果她用宮廷的鑾駕很可能根本就出不了北京城。然而到了昌平暫時休息后,慈禧卻決定繼續向延慶乃至向河北出發,然后經過河北又出發向了山西。
光緒帝之后被慈禧太后安排到四面環水的瀛臺上居住。身為帝王的他卻有無人伺候的尷尬境遇,生活過得是非常的清苦。臥室內僅有一床一桌一凳,冬天還不給生火取暖,寬大的房內冷氣刺骨。就連窗戶紙破了也不讓補,唯一一張凳子上的坐墊已經破爛不堪了也不見換新的。
在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因八國聯軍入侵而被迫離京西逃。逃難途中,條件極為艱苦,兩人甚至不得不換上平民服飾。慈禧太后雖攜帶大量銀兩,但在戰亂和饑荒中,這些財富并未能發揮作用。她和隨行人員在路上只能依賴收集到的紅薯、蘿卜、玉米和野果等食物維持生存。這并非慈禧太后的首次西逃經歷。
七月二十七日,行至宣化停留數日,住在宣化財主賀家,方得喘息補給,宣化駐蹕期間發生了幾件大事。首先,光緒帝下了罪己詔,并著令留京的王公大臣和洋人交涉辦理善后事宜,同時下令解散義和團。其次,為了順利出逃,慈禧下令圣駕經過,沿途十里以內,豁免本年丁糧。
由于慈禧等人出宮匆忙,幾乎身無長物。一路上吃了不少苦頭。據記載,慈禧太后的“狩獵”隊伍到達懷來縣城時,“饑寒已兩日夜,情狀及困苦”。可是,懷來縣經過兵亂,也已經是空空如也。僅能以小米綠豆粥供應。
1、您好,關于中國近現代史上某一歷史人物的論文,3000字,以下是對原文內容的修改潤色:在中國近代史上,李鴻章是一位頗具爭議的歷史人物。他跨越了道、咸、同、光四朝,活躍于政治舞臺之上,扮演著多重角色。他既是清朝的柱石重臣,又傾向資本主義;既忠實于傳統營壘,又頗具改革精神。
2、李鴻章及其生活的時代,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但他作為近代中國一位非常復雜的歷史人物,在不同時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所言所行更是斑駁陸離,因而人們評價起來眾說紛紜就沒有什么可怪的了。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3、又組建了北洋海軍,是中國現代化的一顆明珠。這兩支隊伍在中國近代反侵略戰爭和國防近代化的過程中,是應該肯定的。 趨新實物,是李鴻章的特點,他認識到中國應該建立自己的民族工業,不能只向外國人買兵器,所以他積極投身洋務,作為晚清五大洋務集團,拉開了近40年“洋務運動”“同光中興”的序幕(而且他也是謝幕者)。
那么,八國聯軍在后來為何要放過慈禧呢?八國聯軍名為鎮壓義和團,實為進一步擴大在華勢力,謀取更多的利益。對于八國聯軍侵華的原因,我們總是習慣性的認為是義和團在慈禧縱容之下大勢“滅洋”所致。我只能說,這只是列強侵華的一個導火索甚至只是一個借口而已。
八國聯軍不是傻瓜,他們因為人員不夠的原因,暫時還沒有入侵中國領土的想法,不過他們想從清政府身上多撈點錢,自然要留下這個撈錢的工具了。1898年,光緒皇帝實行戊戌變法。光緒廢除了一系列舊日的法令,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新思想完全注入到了這個年輕的皇帝腦子當中。
綜上所述,八國聯軍放過慈禧太后,是因為慈禧太后的存在,能夠保證列強在華獲得最大利益。
慈禧的做法最終惹怒了列強,引發了八國聯軍侵華事件。受到驚嚇的慈禧遠遁西安后,馬上詔命經常與洋人談判的李鴻章替她善后求和。但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根本不買李鴻章的賬,揚言如果清政府不給出讓各國滿意的條件,他們就聯合起來攻打陜西,捉拿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