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腦梗死介入治療通常針對急性腦梗死,對于急性腦梗死治療,現在最先進的是支架取栓治療。現在指南要求發病5小時內可以進行靜脈溶栓,靜脈溶栓如果無法進行,可以支架取栓。以前做動脈接觸性溶栓,就是把血栓絞碎以后,局部注入尿激酶。
2、腦梗死的介入治療,要根據不同的原因,比如腦梗死有可能是靜脈性引起的梗死,可采用靜脈支架植入術或者靜脈的球囊擴張術,或者在局部顱內靜脈進行溶栓的方法。這些都是腦梗死介入治療的方法。
3、腦梗死介入治療方法一般有溶栓療法或者是取栓、側枝循環、安裝支架,還有做搭橋、改善循環等。腦梗死介入治療是專業性非常強的,學術非常嚴謹的診療過程,腦梗死介入治療方法,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主要由專業的醫師,經過檢查、診斷、鑒別以后,選擇適應癥,適應癥的選擇門檻比較高。
4、腦梗死的介入治療,是最近10-20年腦血管病領域重大的進展之一,整體療效顯著,有效率比較高。腦梗死的介入治療,有急性期的溶栓、取栓以及恢復期的血管重建手術,還有介入行支架成形術。
5、腦梗死的介入治療分為急性期治療和二期預防治療。急性期治療,即在腦梗死發病的6小時以內進行介入治療。腦梗死唯一有效的藥物治療是溶栓治療,溶栓治療在發病以后5小時以內進行。當遇到血栓比較大時,單靠靜脈藥物溶栓治療可能會溶不開,這時候可以進入取栓裝置,幫助把栓子取出體外。
參考文獻方面:在參考文獻著錄格式上的問題主要有:2個以上作者,僅列第1作者;標點符號不符合要求;缺少文題、雜志名稱或出版社名稱、出版地點、期卷號及頁碼等。
這是標準的論文參考文獻的格式。[1]是參考文獻序列號,祝惠民是作者,內科學是署名,[M]代表書籍,第三版代表書的版本序號,人民衛生出版社是出版社名稱,“1998:142 15” 是書的出版年份,142-151是說本論文的寫作參考了這本書的第142-151頁的內容。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所列文件均空兩個字起排,回行時頂格排,每個文件之后不加標點符號。⑴按論文中參考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將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并視具體情況將序號作為上角標,或作為論文的組成部分。⑵參考文獻中每條項目應齊全。
在臨床醫學研究中,我們深入探討了疏血通在急性腦梗死治療領域的獨特貢獻。針對78位急性腦梗死患者,我們精心設計了一項隨機雙盲實驗,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9例。實驗組采用疏血通治療,對照組則接受復方丹參注射液的常規療法,以此評估兩者的治療效果差異。
疏血通注射功效有活血化瘀,還具有通經活絡的作用,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疏血通注射液也屬于是種中成藥物,藥物成分里包含地龍、水蛭等,可以治療淤血阻滯引起的一些癥狀,比如缺血性中風病等疾病,癥狀表現有半身不遂、語言謇澀等,還能用來治療急性腦梗死等情況,對自身副作用是比較小的。
疏血通注射液是一個中成藥,它的藥物組成包括水蛭和地龍,主要是一些動物藥。它的功效與作用是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用于治療瘀血阻滯所導致的缺血性中風病、中經絡急性期,癥狀可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謇澀,也適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見上述證候者。
疏血通注射液一般在臨床上連續靜點5-7天左右,時間不宜過久,因為疏血通注射液主要的作用是活血化瘀、痛經活絡,因此對于腦梗死、半身不遂以及急性腦梗死給予靜脈注射有一定的作用,對周圍血管的動脈硬化、閉塞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因此,它是具有抗血小板功效的藥物,與阿司匹林、波立維相似,不宜長期使用。
心臟臨床護理論文篇1:《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介入護理》 【摘要】目的:研究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進行臨床介入護理并分析效果。 方法 :選取20109-20109間我科住院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150例患者進行介入護理并分析其效果。結果:通過對先天性心臟病150例患者的臨床介入護理,全部患者均無并發癥,其效果尤為顯著。
心臟病護理論文 范文 一: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護理 【摘要】 目的探討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護理 措施 與臨床效果。 方法 對需行介入治療的65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進行全面詳細的護理,包括術前心理護理與準備、術中護理及術后的護理觀察。觀察護理效果。
內科護理個案論文 范文 篇一:《試論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討心血管內科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相應的對策。 方法 回顧性分析182例心血管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歸納并 總結 護理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