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談談你對中國書法這一概念的認識和理解。 什么是書法?書法是筆墨硯臺,書法是紙上兵法。書法是筆下生云浪,書法是氈上跑兵馬。 書法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又與其他藝術“扯扯拉拉”。
2、就書法欣賞來講,從事書法創作的人,這種欣賞差異就小得多,因為其本身的創作實踐,就已經積累了這方面的知識,他懂得了書法作品的“美”在何處,以及構成書法美的諸多條件和因素,最重要的是作者掌握了書法欣賞的方法。
3、由此可見豐坊對兩種書風提出直接批評,一是以當朝沈度、姜立綱為代表的毫無生氣的臺閣楷書,一是以張弼、李東陽為代表的毫無古法類于野狐禪的草書。類似上述客觀而精辟的論述,正是明中葉以后對書壇時弊撥亂反正思想的具體反映,這種思想表現在書法教育著述當中則更具有深遠影響,難能可貴。
4、書法學術論文范文篇一 書法藝術·藝術書法 摘要:此篇論文旨在探討研究中國傳統書法藝術在當代藝術環境中的際遇,通過對書法藝術的學習以及對當代藝術的了解,發現當今的先鋒藝術中許多作品(包括架上繪畫,新潮美術,裝置藝術,甚至行為藝術)都運用到了書法的元素,有的甚至直接將書法作為主要的表現形式。
《文徵明的出藍高足——陳淳》發表于《中國書法》(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6期。《論三年翰林院待詔對文徵明書法的影響》發表于《書法研究》(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6期。;《豐坊的書法學習觀及其得失》發表于2004年第1期《云夢學刊》(全國社科核心期刊)。
向彬教授是一位在書法領域內擁有豐富學識與實踐經驗的專家,其學術與藝術成就在國內外均享有盛譽。向彬教授的學術研究覆蓋了書法教育、書法史、書法理論等多個領域,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發表和出版了大量高質量的學術論文與著作。
.《吳門書派研究》(專著)獲2004年度聊城大學社科成果一等獎,獲2004年度山東高校社科成果二等獎。2.《論吳門書派的領袖祝允明》(論文)獲2005年度聊城大學社科成果一等獎。3.《簡論陸游的書法觀》(論文)獲2006年度聊城大學社科成果二等獎。
年就讀于聊城大學書法系,師從于茂陽、鄭培亮、劉宗超、呂金光、王好軍、劉元飛、向彬、杜光、王春生諸先生,獲文學學士學位。2006年就讀于四川大學,師從侯開嘉、呂金光先生,獲文學碩士學位;后師從大風堂再傳弟子陳沫吾先生。2013年就讀于四川大學,師從謝和平院士、黃宗賢教授,攻讀文學博士學位。
向彬,生于1972年11月,筆名杉木,號夢蘇堂主人,博士后,教授,男,漢族,湖南新化人。博士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美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博士后進站于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現為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 。
時人得見了許多秘藏的歷代書法珍品,為當時書法教育提供了廣泛的學習范本,在法帖教育發展得天獨厚的歷史條件下,孕育了有明一代許多著名書法家。
中小學書法教育論文篇一:《中小學書法教育探微》 摘要:中國書法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閃耀著古國文明的燦爛光輝。漢字書寫是衡量個人素質的標志之一。漢字本身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是華夏文化的基石。
書法藝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論文具體如下:教師的字是學生的活字貼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有共同感受,一個教師若能在第一堂課中板書寫出漂亮的字體,一定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迅速地提高威信,從而課堂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