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一:《淺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代教育的主題,也是幼兒教育的主題。所謂健康心理是指一個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會環境之間處于一種積極協調、統一的狀態。心理健康的人,情緒愉悅穩定,生活態度積極,人際關系和諧,行為能自我控制。
拓寬視野,加強自我管理。保持心理穩定,合理規劃時間,學會自我調節。 尋找合適的咨詢機構。如果遇到心理問題,及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機構的幫助,避免情況惡化。
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心理學知識的學習,系統地學習心理學知識,了解自身心理發展變化的規律與特點,學會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覺調節控制情緒。
1、[7]趙景會,李明秀,高鵬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探討[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26(3):110—111。[8]岳潔云。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對高職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J]。東方教育,2015(12)。[9]何一瀾。淺論高職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參考文獻 [1] 葉一舵。我國大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6): 148-15[2] 仲穩山,李含俠。揚泰地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衛生職業教育, 2007, 25(1): 153-15[3] 仲穩山,李露。
3、大學生心理健康的1000字論文篇一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本文在闡述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必要性的基礎上,分析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其產生原因,并對促進大學生心理教育提出建議,主張在大學開展心理調查和咨詢活動,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加強校園 文化 建設,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4、年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該《意見》指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
5、大學生在學習知識、接受 教育 過程中,正是通過知―信―行的高度統一,從而形成健康的意識和行為,避免和糾正有害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們說打開健康寶箱的金鑰匙就掌握在大學生自己的手中。
6、范文一:積極心理學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摘要:大學生是祖國發展的未來,其心理健康狀況關系著大學生自身的素質,更是關系著我國國民素質的提升。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全社會關注、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