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應該是系統故障,既然你外審已經過了,就不會再有問題的,放心就好。
2、就是等著出版,責任編輯覺得這期可以出,你就通過了,覺得這期排滿了,你只能放在下期了。
3、過不了幾天就會給出你的結果:是退修、退稿或直接錄用,復審已審回是最后的決定階段,耐心等幾天就會有結果。如果你要是急,可以直接給編輯部打電話,問問你的稿件有沒有錄用,這樣更快些。期刊審稿應該有兩步:第一步是初審;第二步是復審。
4、論文外審被拒幾率不大,但需看個人情況。論文外審沒過的幾大原因:論文缺少新意,論文在外審的環節中,會對論文的原創性進行審查。如果作者文章中的實驗論點是復制別人的,或者能夠簡單的看出是從已知的論文文獻中推理得到的,這樣沒有自己想法和論點的論文是會被拒稿的。
5、到終審基本就定了,先提前恭喜了,現在有95%的概率錄用了。
6、未審核被退稿。這種情況多為文章不符合所投期刊,說明定位沒有準確,或是論文格式錯誤太多,這種情況下沒有外審就直接被退稿了。建議選投他刊。在編輯覺得你的文章不符合期刊時,有可能給你建議改投他刊。
1、論文的審核分了多個步奏,并且修改后都會繼續重新審核,并不是按照編輯的意見修改了就直接通過,不用重新審核了。
2、專家評審后又要重新送審的,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只有一個專家的意見,可以根據意見進行更改修改后再次送審的。
3、送審前最好再次通讀論文,全面確認是否存在語言表達不清,邏輯不嚴謹,可信不足等問題。同時,還需檢查論文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文獻引用格式、頁眉頁腳設置等。如果發現問題,需要及時進行修改和完善,以避免再次被審稿人退回或不通過。另外,與審稿人的溝通也非常重要。
4、論文送審是學術研究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完成論文寫作后,作者需要將論文提交至特定的機構或專家,接受其審查和評價。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確保論文的質量、學術價值及研究的可靠性。 送審的目的:送審的主要目的是獲取外部專家對論文的評審意見。
5、送交有關方面審查。論文送審這個環節通常是指文章通過雜志社初審之后才會送審,意思是指將寫好的論文遞交給相關單位或專家進行審核,這是論文發表過程中的一個審稿狀態。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
6、首先,作者將論文送到期刊社,編輯會進行初步審核,檢查重復率、方向及格式等,若無問題,才進入專家審稿。若論文不合格,可能需要作者修改后再審或直接拒稿。接著,專家進行再審,主要關注論文的學術水平、創新性和科學性,可能需要額外專家加入以達成一致意見。
物理學報審稿兩個月了現在是外審(2)的狀態,通常表示論文已經經過初審和外審,目前正在等待第二個外審專家的審稿意見。在這個階段,通常需要等待大約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以等待外審專家完成對論文的審稿。如果審稿人認為論文需要修改,可能會提出具體的建議。
有位審稿人拒絕審稿。物理學報編輯復審之后外審是有位審稿人拒絕審稿,外審和復審都是期刊審稿的主要環節,一般期刊正常的審稿流程是初審、外審、復審,初審通常由雜志社編輯完成,外審也叫專家審,是由外部專家學者完成的。
時間太長了。稿件須經編輯部初審、專家外審和編委會終審等程序后決定是否錄用。稿件的審稿周期一般為3-6個月,時間太長了。有審稿人拒絕審稿,二是兩位審稿人的意見相互抵觸,需再找審稿人,采用少數服從多數原因。
外審一般3個月,錄用結果如果不打回修改的話半年能出來。我們實驗室發地球物理學報的基本都是這個時間。外審如果遇到拒審的話可以讓導師協調推薦審稿人。
地球物理學報審稿終審即主編終審,結合外審意見給出最終結果。《地球物理學報》它是在1948年正式創辦的,它主要是由我國的地球物理學會以及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聯合進行主辦的一本關于地球物理科學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初審(Desk Review):初審是學術期刊或會議編輯在收到作者提交的論文后的第一輪審查。編輯會快速檢查論文的內容,以確定它是否符合期刊或會議的主題、范圍和標準。初審的主要目標是排除那些明顯不符合要求或不適合發表的論文,以減輕外審員的工作負擔。
兩者的區別是審核人員、審核時間。審核人員不同:初審是論文審核的第一個階段,審核人員是本單位的專家;外審說明你的文章很優秀,并且外審人員都是在該領域上有地位的專家。審核時間不同:初審是論文發表過程中最先開始進行的審核,是最基礎的審核;外審是在論文通過初審后的環節。
論文外審的意思主要如下:高校畢業生畢業論文的審核以不記名的形式送往其他高校,由相關人員進行審核。研究生以上學歷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完成后,需送到其他高校或研究所的科技人員處審核,相關人員審核后提出相應修改意見,學生修改完成后才可參加畢業答辯。
論文外審是指將論文提交給外部專家進行評審的過程。這一過程在學術界非常重要,它確保了學術研究的公正性、客觀性和高質量。論文外審通常發生在論文經過內部評審,即編輯或期刊主編對論文進行初步評估之后。如果內部評審認為論文有潛在的學術價值,并且符合期刊的發表要求,那么論文就會進入外審階段。
1、不是的,論文審核分為初審、再審以及終審,審核過程中還可能會遇到外審的狀況。外審指的是論文審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無法抉擇,所以要通過外審來審核論文。終審是審核的最后的一個環節,是編輯部的專家審核的,而外審是需要外面的專家審核,所以這也是最大的區別。政治性審查。
2、正確的審稿順序初審、外審、終審。初審是雜志社編輯對文章進行的大致審核,之所以說是大致審核,是因為初審不涉及文章核心內容的具體審核,編輯主要關注文章的寫作是否規范,主題研究方向是否符合刊物,是否涉及敏感問題等,一般只要這幾個方面都符合要求,通過初審就很容易。領添學術,專注論文輔導。
3、一般來說是三次,分別是初審,外審,終審。 初審 初審基本上是sci期刊的編輯對論文進行審核,主要是看文章的格式、論文方向、重復率等一些比較基本的內容。在這些方面出現問題,可能是被退回需要作者修改,也可能是被拒稿。就比如說論文的方向不符合期刊的刊登范圍就會被直接拒稿。
4、最后是終審,終審是雜志社主編對文章的最終審核,這一環節相對于外審通過概率要大得多,主編會對文章進行全面的審核。這一環節并不意味著沒有退稿幾率,只不過相對于外審要低一些,以上三個審稿環節是投稿之后文章要經過的三審三校,流程并不算復雜,但通過需要一定時間,因此發表論文務必盡早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