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實 踐——人非生則知之者,要求得知識,一靠學習,二靠實踐,離開了實踐,學習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數的客觀事實證明,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干,只有從實踐中來,又經過實踐檢驗的理性認識,才是真正的科學知識。
2、在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中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它是我們走出校門,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也是培養和鍛煉我們才干的好渠道,更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在校中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
3、這次年度的社會實踐結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此我想社會實 踐不僅是學校留給我們的一次作業,更是對當代大學生的一次人格的培育與提升。眾所周知,當代大學生的獨立意識還比較弱,責任與擔當還比較欠缺。這次社會實踐給我的最大經驗就是他增強了我的責任意識,讓我學會了感恩,學會獨立。
4、假期來了,我還能像以前一樣來揮霍自己的時間嗎?一片葉子屬于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
1、實踐出真知。五代末,著名建筑工匠喻皓曾用8年時間,在開封設計建造了開寶寺塔。此塔8角13層,高36丈,是我國建筑史上的杰作。開封地處中原地帶,多西北風,他設計時特地讓塔身略向西北傾斜,預計在風力的作用下,100年后塔身可以筆直,后來的事實證明了喻皓的預見。
2、實踐是科學,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勉強。[格言名句]——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黑子)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劉向)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漢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口頭說出,筆下寫出,不如身上做出。(顏元) 思想是圖樣,行動是建筑。
3、——費爾巴哈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劉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 朱熹 【作文素材】讀書與行路 書,人類文明的載體,人類進步的階梯。路,每個人腳下都有,沿著這條路走向成功。但究竟是“讀萬卷書”后再“行萬里路”,還是“行路萬里”后再回過頭來博覽群書?這需要思考。書籍,心靈之藥也。
——求實就是從實際出發 李四光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時,國際地質和地理學界長期流行一種看法,認為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李四光不盲目聽信洋人的論調,堅持從實際出發。 1921 年到河北太行山進行地質考察, 1933 年又到長江中下游進行考察,然后寫出論文,論證華北和長江流域普遍存在第四紀冰川。
道理論據: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重復是學習之母。——狄慈根 積薄而厚,聚少而為多。
任何志存高遠者,即使晚年,仍奮斗不止。曾慶存、黃旭華、姜淑梅的事跡展現了志存高遠、奮斗不息的精神。 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并挖掘它,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不一樣的絢爛煙火”。黛·喬安娜的故事強調了找準定位、認識自我。 自信是不墜青云之志的源泉。張儀、王陽明的故事展示了自信的力量。
席勒為救助了一位想自殺的學生,寫下《歡樂頌》贈給他,這位偉人的遺孀后來回憶說:“他活在世上,將整個生命與愛都獻給了這個世界。”孔繁森因公殉職時,留下兩件令人心碎的遺物,一是僅有的6元錢,一是他去世前4天的關于發展阿里經濟的幾條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