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李維鼎著《語文言意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海林《言語教學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韓雪屏著《語文教育的心理學原理》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余昱著《走向學校語文》廣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裴娣娜主編《現代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參考文獻: 格式化列出所有引用的文獻,遵循序號、作者、書名(論文名)、出版社(期刊名)、出版時間(期刊時間)的標準格式。 畢業設計小結: 對整個畢業設計過程進行回顧,總結收獲和經驗,以展示個人成長。 附錄: 放置補充材料或詳細計算,確保論文完整性和可復現性。
3、第七章:論文答辯策略 1 答辯準備:充分了解答辯流程,準備好回答問題。2 答辯過程:清晰、自信地闡述論文內容和觀點。3 答辯策略:掌握有效的溝通和應答技巧。附錄 教研論文參考選題全國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主要核心期刊主要教學資源網站主要參考文獻:提供論文寫作的理論支持和參考資料。
立足工具、弘揚人文,實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所以語文教學應當凸顯語文學科的個性,立足工具,弘揚人文。
正確認識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辨證統一關系盡管新課標一再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才是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但是關于兩者之間的關系,在具體的語文教學操作上卻一直存在著爭議。出現了以下兩種爭議 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學習語言文字、寫法上,對于文本的人文性視而不見。
下一篇:忘記議論文素材(丟議論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