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毛澤東在講話中敏銳指出了“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旗幟鮮明地提出“我們要建立一個新中國”。《新民主主義論》,及時地描繪了新民主主義社會的藍圖,這標志了毛澤東思想的成熟。著手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政治理論準備。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2、為新中國成立做了理論、路線、方針準備的文件是《論人民民主專政》。《論人民民主專政》: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全國性政權即將建立的時刻。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寫的一篇論文。
3、A 試題分析:材料中的“人民大憲章”指的是《共同綱領》。為了籌備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于1949年9月在北平舉行,大會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了新中國的國家性質;還規定了國家各個方面基本方針和政策,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故選A。
建國60周年 6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0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
年中國大事件 新中國喜迎60華誕 “祝福你,偉大的祖國!”當歲月的車輪駛入2009年,中國人民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2009年,新中國步入發展的第三個30年。這是中國人民站在改革開放30年后新的歷史起點上的嶄新出發。
新中國喜迎60華誕 當歲月的車輪駛入2009年,中國人民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年發生的大事件包括全球經濟危機、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國國慶60周年閱兵、巴以沖突加劇以及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等。首先,全球經濟危機是2009年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陷入了深度衰退。
首先回顧新中國在未成立之前所遭受的屈辱,從一個東方大國如何被西方霸權欺壓開始。描寫先輩們奮起反抗的故事,一步步從剛開始的艱難前行,到后來的發展壯大。描寫祖國的偉大富強,國家強大。
使國門逐漸向世界打開,同時國人的心胸與眼界也逐漸開闊,從此中國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無論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青藏鐵路的通車,還是載人航天飛船與現在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成功發射等等,無不是我們在這條復興之路的探索中所取得的成就,無不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以及奮發向上的決心與信心。
“忠堡進攻戰斗”和“板栗園伏擊戰斗”是紅六方面軍戰史上的光輝范例,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列為“重要戰役戰斗”。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民族開始走上偉大復興之路。建國五十多年來,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逐漸成為世界強國,香港、澳門主權回歸就是有力的見證。
寫作文先確定題材,征文一般不限題材,詩歌,散文,記敘文應該都可以,不太適合議論文。再就是審題,題目肯定是歌頌祖國好的,但這里有個地方要注意,并不是祖國多偉大,而是突出于我和祖國,那文章得寫出我和祖國之間的事,以此襯托出祖國強盛。
年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為中國人民帶來了希望。
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就是要把各方面的積極性真正引導到科學發展軌道上來,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長時間、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結合,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結合,開放兼容與自主創新結合,時代精神與文化傳統結合的全方位發展。
同時科學發展觀還是與政績觀、人才觀、群眾觀和榮辱觀相統一的世界觀體系。
1、懂事了,黨在我心中,已不僅僅是一個個英雄和一串串故事,而是由這些英雄和故事貫穿其中的,一部中國人民爭取獨立、自由、解放的抗爭史、奮斗史、革命史;現在,黨在我心中已不再僅僅是一部歷史,更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是一座改革開放、開拓創新的豐碑。
2、我對“共產黨員”這個字眼有著別樣的情愫,從小喜愛的革命電影里革命先烈們的英雄事跡,中國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已經滲透到我的心里。“一個人活著應該有個信仰。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是黨的事業永存的。我愿為實現黨提出的各項戰斗任務貢獻自己的一切。”中國共產黨員、科學家蔣筑英如是說。
3、黨的光芒照耀我成長 上周末,在整理書柜時,不經意間翻出了一本泛黃的相冊。我輕輕將它打開,那都是我小時候留下的足跡。看到照片里那個熟悉的場景,勾起了我的回憶。我的童年大多是在奶奶家度過的,在奶奶家生活過的點點滴滴,令我記憶猶新。以前,奶奶家住在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