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譯著 【格式】[序號]原著作者. 書名[M].譯者,譯.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注釋 注釋是對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前面用圈碼①、②、③等標識。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與文中注(王小龍,2005)對應。標號在標點符號內。
參考文獻標注要求用中括號把編號括起來,以word2007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時先把光標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點擊 引用-腳注下面的一個小箭頭,在出現的對話框中有個自定義,然后輸入中括號及數字,然后點插入,然后自動跳轉到本節/本文檔末端,此時再輸入參考文獻內容即可。
促進文化交流與理解。未來,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跨文化交際和翻譯工作將更加注重文化多樣性的尊重和包容。參考文獻:[此處列出相關文獻]請注意,以上內容僅為示例,具體論文應根據個人研究和學術規范進行撰寫。在撰寫論文時,務必確保所有引用和參考文獻的準確性,并遵循所在學術機構的格式要求。
參考文獻:王宗炎a. 音譯和義譯。 翻譯通報,Vol. I , No.5 譯名論集。 張豈之,周祖達主編。 西安: 西北大學出版社,1990王宗炎b. 漫談譯名。 翻譯通報,Vol. II (5) . 同上盧欣渝。科技新詞匯譯名的統一性———漫談因特網詞匯[J].中國科技翻譯。
一:專著、論文集、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例如:劉國鈞,陳紹業,圖書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二: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1、其中最常用的是APA格式。在APA格式下,翻譯書籍的引用方式應為:原作者姓, 原作者名首字母. (翻譯本出版年). 翻譯之后的書名 (翻譯者名首字母, 翻譯者姓, Trans.). 出版地: 出版社. (原著作出版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