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報告 對于不屬于上述的文獻類型,采用字母“Z”標識。
2、“參考文獻”四個字格式為4號黑體,后接冒號。參考文獻的具體內容為5號宋體。書寫時需另起一行,書寫順序為:(中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或者(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在整篇論文中,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
3、學位論文引用格式:應包括作者姓氏和名字的首字母、年份、論文題目、學位類型、學校名稱。例如:李華. (2023). 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碩士學位論文). 北京大學.引用外文文獻時,應注意引用原文,同時注明文獻的語言和出處。
4、參考文獻字體格式要求:論文需報送全文,文稿請用Word錄入排版,A4版面,單倍行距,頁邊距上下各5cm、左右各2cm,頁眉頁腳取默認值,插入頁碼居中。文題和正文中的數字及西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全文字數不超過5000字,版面不超過5頁。文章結構。
5、論文格式的';字體: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字體要求:(1)論文標題2號黑體加粗、居中。
6、參考文獻格式是為了撰寫論文而引用已經發表的文獻的格式,根據參考資料類型可分為專著[M],會議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雜志[G]。
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列出。
對于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其文獻類型標識建議采用單字母“A”;對于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建議采用單字母“Z”。
四個字左頂格,黑體,四號,段前段后1行。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與后面文字間空兩格,如需要兩行,第二行文字要位于編號的后邊,與第一行文字對齊。參考文獻內容采用宋體,五號,行間距20磅,序號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每一條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后均以“。”結束。
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書寫,并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后均以“.”結束。參考文獻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閱讀,在撰寫論文過程中主要參考過的文獻資料,所列參考文獻應按論文參考的先后順序排列,參考文獻一律書寫在論文正文結束后,不得放在各章(節)之后。
論文集的標題使用斜體或加粗,編者姓名之后是論文集名稱,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份緊跟其后,頁碼范圍用半角括號括起來。 期刊文章的標題使用斜體或加粗,期刊名稱之后是年份、卷號和期號,頁碼范圍用半角括號括起來。
可行性研究報告主要包含以下內容:項目概述、市場分析、技術可行性分析、經濟可行性分析、社會效益評估以及風險評估與應對策略。首先,項目概述是報告的開頭部分,簡要介紹項目的背景、目的、意義以及預期目標。這部分內容幫助讀者快速了解項目的基本情況和核心價值,為后續的分析和評估奠定基礎。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項目概況:簡要介紹項目的背景、目的、范圍以及主要特點。企業基本情況:詳細闡述企業的歷史、現狀、組織結構、財務狀況、技術實力等,以評估企業實施項目的能力和條件。
項目概況。企業基本情況。產品需求分析和改造的必要性。改造的主要內容和目標。項目總投資、資金來源和資金構成。人員培訓及技術來源。項目實施進度計劃。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
1、在學術研究中,引用參考文獻對于提高文章的學術質量至關重要,正確的引用格式可以清晰地表明引用來源,保證學術誠信。
2、參考文獻標注的正確格式如下:參考文獻格式為:[序號]+著作作者+篇名或書名等+參考文獻的類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
3、參考文獻格式為:[序號]+著作作者+篇名或書名等+參考文獻的類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
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書寫,并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后均以“.”結束。參考文獻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閱讀,在撰寫論文過程中主要參考過的文獻資料,所列參考文獻應按論文參考的先后順序排列,參考文獻一律書寫在論文正文結束后,不得放在各章(節)之后。
論文中參考文獻引用的是國家頒布的文件或綱領政策,要用字母S表示。例如:引用的是國家標準,“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則,在參考文獻中格式為:[13]GB/T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
參考文獻格式為:技術標準:[序號]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報告:[序號]作者、文獻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或者是找到頒布該文件或文件的組織或單位的官方網站上發布的原始文件,引用電子文獻即可。
摘要:摘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不同學校對于論文參考文獻的格式有著各自的規定,但普遍要求列出書名、作者和出版社等信息。例如,在引用書籍時,應當明確列出書名、作者姓名以及出版社,這有助于讀者查找原始文獻。此外,如果論文中援引了報刊雜志的內容,還需要提供具體的出版日期和刊號,以便讀者能夠準確找到相關資料。
1、參考文獻格式為:[序號]+著作作者+篇名或書名等+參考文獻的類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
2、參考文獻的編排需要遵循國家標準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標識“參考文獻”(小4號宋體加黑)應當居中排列。文獻序號應左頂格,并以數字加方括號表示,例如[1]、[2]等,這應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相匹配。每條參考文獻的結束處均需以“.”符號結束。
3、參考文獻標注的正確格式如下:參考文獻格式為:[序號]+著作作者+篇名或書名等+參考文獻的類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
4、各類參考文獻的編排格式 (1) 普通圖書(包括教材等)、會議論文集、資料匯編、學位論文、報告、參考工具(包括手冊、百科全書、字典和圖集等)。
5、論文中參考文獻引用的是國家頒布的文件或綱領政策,要用字母S表示。例如:引用的是國家標準,“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則,在參考文獻中格式為:[13]GB/T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
6、首先,參考文獻的類型得搞清楚,比如期刊、書籍、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每種類型的格式都有點小差別。一般來說,期刊文章的格式是:作者. 文章標題[J]. 期刊名, 出版年, 卷號(期號): 起止頁碼。比如:“張 論文標題[J]. 科技期刊, 2023, 34(2):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