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樂亭人。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1913年留學日本。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參加反對袁世凱的斗爭。
2、李大釗生平簡介 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樂亭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1913年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畢業。赴日本留學,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科,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1914年組織神州學會,進行反袁活動。
3、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畢業后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中共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4、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后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5、李大釗 - 簡介李大釗,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七歲起在鄉塾讀書,1905年入永平府中學,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青年時代,目睹在帝國主義侵略下的國家危亡局勢和社會黑暗狀況,激發了愛國熱忱,立志要為苦難的中國尋求出路。
李大釗的事跡 社會黨逃離 1913年8月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畢業,在校期間與同學郭須靜一起加入中國社會黨,畢業后到北京參加中國社會黨活動。同月中國社會黨領袖陳翼龍被殺,社會黨被查封,李大釗逃離北京,避難于家鄉樂亭縣的祥云島,后得到天津紳士孫洪伊的資助,赴日本留學。
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余人。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
年3月,日本帝國主義侵犯天津大沽口,國民黨被迫還擊,擊中了日本軍艦。日本政府不但不認罪,而且還公然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腐敗的段祺瑞軍閥政府竟然全部接受了。李大釗與北京五千名群眾在天安門召開了抗議大會,并且在會后游行示威。
李大釗,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積極投身于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做出了卓越貢獻。李大釗早年就懷有救國救民的遠大理想,他深感國家民族的危機,積極探尋救國救民的道路。在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后,他深受啟發,開始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
年李大釗回國后,到北京大學任圖書館主任兼經濟學教授,積極投身于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李大釗英勇赴死 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余人。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
1、李大釗重要著作:《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再論問題與主義》、《庶民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法俄革命之比較觀》、《李大釗文集》、《李大釗遺文補編》、《李大釗詩文選集》、等。李大釗是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者,同時也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學者。
2、李大釗的重要著作有:《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庶民的勝利》、《再論問題與主義》、《李大釗詩文選集》、《李大釗文集》、《李大釗遺文補編》。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人,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3、李大釗發表的重要著作有:《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李大釗遺文補編》、《李大釗文集》、《李大釗詩文選集》、《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李大釗領導了我國的社會主義運動,是中國共產黨的先進領導人之一。
4、李大釗發表的重要著作有《法俄革命之比較觀》、《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李大釗文集》、《李大釗詩文選集》、《李大釗遺文補編》等。李大釗是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同時也是黨的創始人之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