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在分析德育形態時,可將歷史、現實兩個角度作為切入點。德育歷史形態包括現代學校德育、古代學校德育、習俗性德育[1]。德育現實形態包括隱性課程、間接德育、直接德育。通過進一步分析德育形態,有利于更好把握德育概念,明確德育發展方向,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憂國憂民、直言敢諫的趙秉文》(等5篇),載王岸茂主編《河北古代清官廉吏》,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年6月版。《中國古代“幻術”歷史形態形態的演進》,載[韓]《歷史文化研究》,第24輯,2006年6月。《宋代縣制改良與積困問題探析 》,《河北大學學報》2007年第三期。